在COVID-19患者中,ARDS和血栓事件是常见的危及生命的并发症,尸检通常显示动脉血栓形成和严重的内皮损伤,而内皮细胞损伤在ARDS和血栓形成中起早期和中心致病作用。内皮细胞损伤可激活补体凝集素途径,MASP-2是凝集素途径的效应酶,也是narsoplimab的靶点。
在COVID-19患者中,ARDS和血栓事件是常见的危及生命的并发症,尸检通常显示动脉血栓形成和严重的内皮损伤,而内皮细胞损伤在ARDS和血栓形成中起早期和中心致病作用。内皮细胞损伤可激活补体凝集素途径,MASP-2是凝集素途径的效应酶,也是narsoplimab的靶点。
目前大约有十几家制药商围绕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(BCMA)的抗体药物偶联物(ADC)开发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法,GSK或许能够率先抵达终点;
在目前对 32 名患者所进行的 I 期临床试验显示,GS-6207 对艾滋病毒具有很强的抗病毒效果,且对人体毒副作用较小;病人在注射药物后,体内的病毒虽未完全清除,但病毒载量减少,且体内药物在 6 个月多后仍然保持活性。
几十年以来,在中国新药投资人驱动下,让中国新药现成了独特的模式,一度欣欣向荣,但是先生却说没有任何成就感,原因就是先生认为目前的中国新药是无根之草,一来没有办法被国际市场认可,二来在中国市场也严重依赖于销售费用高占比的模式。即使如此,投资回报也是越来越低了。
从制药企业的角度来看,2020上半年,罗氏、武田、赛诺菲和协和发酵麒麟均有2款新药在中国获批上市。其中,罗氏的恩美曲妥珠单抗为首个在国内获批上市的抗体偶联药物(ADC)
本次获批基于3项临床研究——SG035-0004、SG035-0003和C25007的数据。SG035-0004研究显示,在58例复发或难治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患者中,97%患者可实现肿瘤缩小,5年生存率提高至60%。
我们对全球药品市场上新获批和新上市的药物进行了年度综述,重点内容包括目前为止在囊性纤维化治疗中应用最广泛的Trikafta的获批和上市;
018年美国强生旗下的杨森制药与韩国Yuhan制药签订了非小细胞肺癌药物lazertinib的授权许可协议。2019年10月,Janssen 与Yuhan 开启非小细胞肺癌二期临床研究。020年3月11日获FDA突破性疗法认定。
2020年5约5日TG Therapeutics宣布UNITY-CLL三期临床研究(评估Umbralisib和Ublituximab(U2)联合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)达到阳性顶线结果。
来那替尼是目前HER-2药物中靶点最为广泛的不可逆的泛HE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,作用于HER1/HER2/HER4等靶点。该药由Puma公司研发,于2017年7月获美国FDA批准上市,2018年2月,北海康成与Puma签署了来那替尼在中国大陆、中国台湾、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进行开发和商业化的独占许可协议。